•   
  • DOI:
  • 中文关键词:

  • 英文关键词:

  • 基金项目:

  • 摘要点击次数:    全文下载次数:
  • 中文摘要:

    目的:探讨基于预防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(PICC)导管继发性异位的循证实践效果。方法:采用PIPOST模式,总结新生儿PICC导管继发性异位的预防证据,评价汇总证据的等级与推荐级别,制定相应的临床审查标准。证据应用前后共纳入184例符合纳排标准的新生儿及34名护士,进行3轮审查,对证据应用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并改进。将2023年1月至3月收治的61例新生儿作为基线审查组,2023年4月至6月收治的63例新生儿作为第1轮证据应用后组,2023年7月至9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作为第2轮证据应用后组。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新生儿PICC导管继发性异位发生率及护士循证实践依从性。结果:证据应用后,新生儿PICC导管继发性异位发生率明显降低(P<0.05),护士循证实践依从性明显提升(P<0.05)。结论:基于预防新生儿PICC导管继发性异位的循证实践应用后,可明显降低PICC导管继发性异位发生率,提升护士循证实践依从性。

  • 英文摘要:

《江苏卫生事业管理》手机版

  •   
  • DOI:
  • 中文关键词:

  • 英文关键词:

  • 基金项目:

  • 摘要点击次数:    全文下载次数:
  • 中文摘要:

    目的:探讨基于预防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(PICC)导管继发性异位的循证实践效果。方法:采用PIPOST模式,总结新生儿PICC导管继发性异位的预防证据,评价汇总证据的等级与推荐级别,制定相应的临床审查标准。证据应用前后共纳入184例符合纳排标准的新生儿及34名护士,进行3轮审查,对证据应用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并改进。将2023年1月至3月收治的61例新生儿作为基线审查组,2023年4月至6月收治的63例新生儿作为第1轮证据应用后组,2023年7月至9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作为第2轮证据应用后组。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新生儿PICC导管继发性异位发生率及护士循证实践依从性。结果:证据应用后,新生儿PICC导管继发性异位发生率明显降低(P<0.05),护士循证实践依从性明显提升(P<0.05)。结论:基于预防新生儿PICC导管继发性异位的循证实践应用后,可明显降低PICC导管继发性异位发生率,提升护士循证实践依从性。

  • 英文摘要: